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组织新闻

华益社工受邀参加“2019全国塑料垃圾治理NGO工作坊”

发布日期:2019/3/20 9:46:19 访问次数:1905

华益社工受邀参加“2019全国塑料垃圾治理NGO工作坊”

      3月13日至15日,华益社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邀请,参加在海南三亚崖州区梅联社区举行的2019塑料垃圾治理NGO工作坊。工作坊采用嘉宾分享、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等不同形式结合,邀请政府部门、城市代表、行业协会、华益社工作为NGO机构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



      本次工作坊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是渔村海滩垃圾的治理问题。梅联社区远离三亚市区,村里有200多户1600多名原住居民。多年来村民一直以渔业生产为主,最近几年由于三亚房价、冬季酒店价格暴涨等原因,一些候鸟开始选择来梅联村过冬。据梅联社区居委会副书记赵克攀介绍2017年突然涌入1000多名“候鸟”来村里租住,社区居住人口在旺季高达2万人,有的租住一两个月,有的租住半年以上,村里垃圾、卫生环境等问题凸显。故本次工作坊选择在梅联村举行,希望集合全国环保NGO的智慧,共同探索出以梅联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渔村海滩垃圾治理新路径。


  在第一天的考察环节,梅联村村委副书记赵克攀带领参会者对梅联社区垃圾收集、分类、运输等环节进行考察。


   华益社工和参会者共同对梅联社区所在角头湾沙滩进行基线调查,并对海滩垃圾进行了清理、分类和称重。


   随后两天,在各机构进行的垃圾治理经验分享会中,大家对梅联社区街道及海滩综合治理工作,及渔村海滩垃圾产生的原因、游客行为规范和公众参与等问题进行探讨,建议通过政府、村民、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对海、陆垃圾统一治理。此外,对梅联社区未来发展,参会者提出很多建议,在环境得到彻底治理后,梅联渔村可以依托海洋旅游资源,探索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开发热带渔村、民宿资源,建设特色滨海小镇。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商道纵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绿宝宝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高校专家教授等代表对中国塑料闭环体系、城市垃圾回收体系的建立、沿海城市塑料垃圾基线调查、政策倡导及公众宣教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经验分享。呼吁公众提升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减少、杜绝使用塑料制品,共同保护蓝色家园。


  国内外先进案例分享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80多岁志愿者,退休前是一名海洋工作者,耄耋之年依然积极参与海洋环保活动


PS会议小插曲:
      在本次工作坊开始的前一天晚上,海南省三亚市副市长周燕华连夜带领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樊木和崖州区政府相关领导班子赶来,与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黄成德主任及世界自然基金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梅联村海滩垃圾治理及解决路径,会议持续到凌晨2点多,决策出采用政府主导、以村委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环境治理方式,减少塑料等垃圾对自然生态的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共同保护渔村环境。这也证明了三亚市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

华益社工9.15国际净滩日活动


      2018年,华益社工召集441名志愿者通过净滩活动、共捡拾海洋垃圾52.85千克,通过分类一共有23种,其中对海洋生物有威胁的有22种。